在婚外关系中,女人总是会有一个永恒的疑问:这个男人他到底爱不爱我?或者到底有没有爱过我?
答案是:男人肯定也是有爱的。
其实男性来访者的比例并不少,从这些男人的言语和字里行间,也能看到一颗颗被隐藏很深的,渴望爱与温暖的敏感细腻的心。
只是相比女性,男人更难以打开自己的内心。
不是他们不想打开,而是一直以来所接受的主流价值观让他们不能让自己有这方面的想法,他们被教导要成家立业,而非充满柔情的去爱一个人。
其次觉得打开也不会被人理解,何必呢。
男人觉得自己能在这段关系中,得到片刻的放松和温暖,一些心理和生理的慰籍,就足够了。
至于深深懂得和理解,很多男人是不敢奢望的,毕竟在自己婚姻中的妻子那里,也没怎么得到过。
男人的爱
男人的“爱”跟女性认知层面的“爱”是有一定区别的。
女性认知层面的爱是一种偏感性的更符合精神需求的深厚真挚专一的灵魂之爱。
而男性认知层面的爱是一种偏理性的更符合现实需求的包容理解放松的心灵之爱。
男人在婚外关系中,一样也会倾注情感,只是他们对于婚姻和婚外关系,分的更加清楚。
他们知道自己的婚姻是不可动摇的,也知道真实的自己在婚姻中是个什么样子。对于婚外关系没有那些不切实际的期待。
女人即便在婚外关系中,也很容易对对方产生期待,期待男人对自己那份独一无二的偏爱,甚至期待男人能够做到婚内伴侣也做不到的事。
而男人更加注重的是体验和需求的满足,这个婚外关系给自己的体验感非常好,男人就不想断,或者即便体验感一般 ,但是能满足自己的一些需求,也愿意花时间和精力维系。
不会像很多的女性那样把婚外关系上升到很高的层面,纠结对方爱不爱自己,有没有爱过自己。
他们内心很清晰这是一个短期关系,尽量按照短期关系的标准去处理,能岁月静好一天是一天,不会在这个关系上投注太多想法。
男人的付出
随着关系的加深,女性会对男人产生依赖,这种依赖感会女性产生强烈的嫉妒心理,从而导致这个关系的失衡。
而男人在婚外关系中很少会产生嫉妒心理,这并不是说这个男人就不在乎婚外的女性。而是男人更清楚彼此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对于男人来说,能够遇到一个“红颜知己”,各方面都很和谐的婚外女性,他们是愿意付出时间、精力,甚至金钱的。
但是这个付出更加类似于:男人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多少能力和担当的时候谈的一场恋爱。
他尽其所能的给到爱人自己能给予的东西,但是只是“自己能够给予的东西”,更多的能力和担当他们要给到自己的大后方:家庭 。
他们内心是很清晰的,自己的大后方不稳固,婚外关系也一样不稳固。
男人的纠结
如果男人自己的婚姻质量不高,遇到一个很不错的婚外女性,很多时候,男人也会想过要结束自己的婚姻。
但是男人本身是一种很懒的生物,但凡婚外的妻子有点点可取之处,他们都不愿意轻易去憾动自己的婚姻。
因为结束婚姻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要面对和承担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何况还有自己的孩子。
光是想想都头疼,更不要说自己的大部分精力还需要放在事业和工作上。
他们从小被教导那才是自己安身立命的东西,是自己重要的人生使命。
除非婚内的妻子实在是让男人无法忍受,不结束这个婚姻就永无宁日,他们才会选择结束婚姻。
他们也会有纠结,但是不会像女性那样,严重影响到自己的心理和生理,他们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去消化。
婚姻也好,婚外也好,他们不会付诸自己所有的能量在这些关系上面,只是把它们当作自己的一个个驿站,累了、倦了有个歇息的地方 。
只是婚姻这个驿站也是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更是社会身份的象征,并且它承担着繁衍后代的基因使命,所以需要更加多的投入,更多的责任。
而婚外的这个驿站更类似于漫长人生旅途临时性的过站,有肯定更好,没有似乎也行。
无论是婚内还是婚外,男人最想要的都是轻松舒服。
女性在这些关系中,很容易用力过度。因为女性会不自觉的把生命中的各类亲密关系都赋予很高层面的意义。
即便是婚外关系,也会对对方抱以很高的期待,跟自己一生的幸福圆满挂上钩。
而男人比女人更加简单务实,他们发展各类亲密关系,就是满足自己现阶段的需求,无他。
他们从小就明白,自己一生的幸福圆满需要靠自己去努力实现。
《第二性》的作者波伏娃有一段非常经典的话:
男人极大的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也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
女人最大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力的诱惑包围着;每一种事物都在诱使她走容易走的道路;她不是被要求奋发向上走自己的路,而是听说只要滑下去就可以到达极乐的天堂,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的时候,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